一个人创业干什么好?关于一个创业者的融资体会
过去的十几年中,由于风险投资在中国市场上的活跃表现,创业和融资越来越多的被放在一起谈论。从中国的国情看,创业者一谈起融资,也多被局限在风险投资领域。在先后经历过五个项目、总计过亿美元的融资后,我才对融资有了一些肤浅的理解,很愿意将经验教训与大家分享。
一个人创业干什么好?关于一个创业者的融资体会
首先,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。我更愿意自己是从来没有融资、而且永远不用融资的创业者。融资绝不意味着成功,由于很多媒体报道有意无意中的误导,很多人将获得融资视为成功的标志,好像融资越多的人就越成功。我对此很不以为然。你需要融资了,恰说明你的生意并不是最好的。最好的生意是:靠企业自身的现金流就可以发展,进而盈利,并成为某个领域一流的玩家。
创业企业成长的过程中,在不同阶段的融资也各有特点。
一个人创业干什么好?关于一个创业者的融资体会
企业的初创阶段融资。初创期融资既可以仅仅是一个创意,也可以是一个处于模式测试期的企业。所谓测试期,就是还没有系统性的解决企业持续盈利的问题。只有系统性的回答了这个问题,才算具有了成熟的商业模式。这个时候的融资是最有意义的,也是最难的。
一个人创业干什么好?关于一个创业者的融资体会
企业的转折点融资。所谓转折点,就是企业已经在一个有潜力的行业中,具备了持续盈利能力,且找到了扩张方法。这是最佳的融资时机,风险投资基金最愿意在这个时候出手。而创业企业在这个时候获得融资,就会迅速成长,建立起竞争壁垒。
一个人创业干什么好?关于一个创业者的融资体会
IPO前融资。这应该是创业者经历的最痛快的融资了,意味着企业已经有相当规模且成为行业的领先者。在IPO前融资的主要目的是希望IPO能顺利推进,基本上是由创业者挑选投资人,可以挑名气大的,或者在企业所处行业中很成功的投资机构。
还有另一种态度,创业者就是想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,不在乎最终能做到多大。这种情况下,建议所有的业务计划都不要考虑融资,完全从自身具备的能力起步。考虑的重点应该是如何盈利,然后再逐步谋求发展。
最怕的是怀抱巨大的野心,没有投资人的认同就起步,并且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,很快就会处境艰难。